半月时间一晃便就过去, 冯氏也早就好得差不多, 又能下地干活了, 与平日里没什么两样。
那天老大夫给阿梨开了药, 大多是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云苓之类, 听着都是诗歌雅意的名字, 烩成一锅时候却苦得要人的命, 阿梨只喝了一副,便就再喝不下去了。薛延去汇药堂问了问,大夫只说这是十全大补之物, 对女儿家养气血要好,若是不想喝也没甚么关系,吃食上精细些, 也是可以的。
阿梨求之不得, 便拦着薛延没再让他去买第二副。薛延本不愿,但瞧她再没那日脸色惨白样子, 又是真的被苦的眼泪都出来了, 便也就作罢。
春分将至, 日头总算热烈起来, 地里原本蔫哒哒菜苗也拔高, 看着一片大好景象。阿黄憨傻傻, 每日里除了吃便就是睡,竟长胖的有来时一倍多,阿梨要两手捧着才能圈住它了。
薛延还是看它不顺眼, 阿黄也不喜他, 阿梨不在时候,一人一畜便就相看两相厌,连眼角都吝得赏与对方。
春分前一日,冯氏带着阿梨去了趟集市,买了一匹杏色花布,又买了半斤的猪肉。她脸上一直带着笑,与阿梨说,“立春时候你还未来家里,那时薛延整日不着急,我心里难受,也懒得操心那些杂碎事,连次春饼都没有打。现在好了,我病也好利索了,薛延也有了些好样子,咱们便就趁着春分这日好好吃一顿,打些春饼烧点春菜,算是个庆祝。”
阿梨听说过这吃食,但没真尝试过,也很高兴,油饼由着冯氏来擀,她便做和菜。江南立春大多吃春卷,用面皮儿卷着各色蔬菜肉丝包好,放到锅里去煎,吃起来酥脆。北地吃的是春饼,先蒸出薄饼来,再另炒出几盘和菜,夹着菜到饼里卷着吃,更有面香和菜香气。
夏日还未到,大多新菜没有长成,菜做的倒也简单,一盘酱肉丝,一盘自家发出来的豆芽菜,再加一小碟韭黄炒鸡蛋。在陇县的饭桌上,葱丝是必不可少的,可以直接放到饼里卷着吃,或者用豆皮儿卷葱蘸着酱吃,都是极好的下饭物。
阿梨掐着点儿烧菜,等薛延回来时候,最后一盘韭黄刚刚出锅。外头天色还亮着,不冷不热,正是好时候,阿梨招呼着薛延把菜盘端到屋里去,又去拿炉上温着的桂花酒。
上一次家中温酒是阿梨刚来那晚,薛延那时火气大,二话不说就夺来摔了,现在倒是好鼻子好脸了。脱了外套后盘腿坐在炕上,一双眼这个盘子瞟瞟那个盘子看看,腰板挺得端直。
阿黄蹲在他一边啃自己爪子,面前摆着小半颗白萝卜,安静乖顺。吃饭是在薛延屋子,炕本就没多大,一侧还放了个兔篮子,更显得拥挤狭小。阿梨和冯氏在厨房等着薄饼出锅,两人说说笑笑好久也不进屋,薛延坐在那里等得腿痛烦躁,忽而扫了阿黄一眼,手一抬直接将人家萝卜扔到了地上去。
阿黄愣一瞬,缓过神来便“嗖”的一下跳下去追,薛延瞅准时机将腿伸直,等阿黄叼着萝卜回来时候,已经没它容身之所了。
它觉得生气,但又没别的办法,冲着薛延呲牙。
薛延大喇喇靠在身后炕柜上,翘一条腿看窗外夕阳,小口酌酒,留阿黄一个后脑勺。
阿梨端着饼进来时候,兔子自己缩在墙角,委屈的已快要哭了。
她把盘子放在桌上,看看阿黄,又看看薛延,问,“你又把它给怎么了?”
薛延说,“没怎么啊。”
这语气似曾相识,每次薛延做了错事,她去询问的时候,他都会这副吊儿郎当表情,与她答,“我没怎么啊。”
阿梨抿唇,实在忍不住说他一句,“这么大的人,为什么总与一只兔儿过不去。”
薛延嘴硬道,“我没有。”
阿梨把筷子放到桌上,也懒得理他这副模样,又问,“洗过手了吗?”
薛延木着脸回,“洗过了。”
阿梨叹气,拿了一双筷子塞他手里,“吃罢吃罢。”
薛延捏着筷子,在桌上乱比划一通,倒也没真吃,等着冯氏也来了,一家人面对面坐在一起,这才动筷。豆芽是用粉丝炒的,阿梨没有吝啬油,上面亮亮裹了一层酱汁,与葱丝配在一起吃极为爽口,卷在饼中一口咬下去,会有油香的汁液溢出来,混着淡淡陈醋的酸味。
薛延最爱吃这个,阿梨瞧见,便与冯氏商量着过几日再发一些豆子,多弄些豆芽。这种菜式在北地极为常见,做起来便宜又方便,在新菜短缺时候是种不错的调剂菜品。
冯氏自然是没有意见的,又叮嘱她几句快些将衣裳赶出来,过段日子入夏了好穿。阿梨笑着应下,又起了新的话题闲聊几句,大多家长里短,零零碎碎,薛延敞了领子坐在一边,只顾埋头吃饼,半句嘴都没插过。
这顿饭吃的久,等桌上菜盘都空了时,已经月上柳梢头。冯氏端了蜡烛来,晕黄灯火照的墙壁暖融融,她打个哈欠,冲着二人摆摆手道,“我这困得不行,就先回屋睡了,你们也早些,别贪了黑,明日起来头痛。”
阿梨扯了件衣裳披在肩上,也跳下去道,“阿嬷我送你。”
冯氏嗔她一眼道,“几步路,送甚么送,你便就好生到炕上去待着罢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